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美丽黄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资料图)
近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自2012年设立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拿下了“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金字招牌。
保护区覆盖黔东南州全境16个县(市),黄平县作为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黔东南州西北部,全县面积1668平方公里,辖8镇3乡、142个行政村13个社区,中国传统村落8个,苗族、亻革家人等少数民族占68.7%,民族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之乡”“中国泥哨艺术之乡”“中国蜡染艺术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黄平县以保护区建设为总抓手,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始终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传承保护理念,积极开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序推动保护区建设。
黄平县城全貌 廖文祥 摄
打好挖掘保护“传承牌”,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夯实基础。深挖民族民俗文化,扩充非遗资源库。通过开展实地走访调查,挖掘新的传统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对目前未列入非遗名录的传统技艺、民俗等项目进行记录。近年来,黄平县人民政府先后印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和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等文件,认定和收录非遗项目192项、非遗传承人625人。2018年配合省级主管部门完成非遗书籍《黄平泥哨》的编写出版;2022年投入资金启动黄平蜡染数字化采集记录项目工作,多渠道拓宽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展现形态。
黄平泥哨展示 廖文祥 摄
打好高位推动“组织牌”,多方联动狠抓工作落实。制定印发《黄平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迎接评估验收实施方案》,积极编撰《黄平县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以县级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积极挖掘培育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资源,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小组相关组成人员,狠抓保护区建设工作落实。于2013年成立了隶属于县文体广电局的副乡级事业单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编制数4个。黄平县苗歌传承协会、龙舟龙灯协会、谷陇镇银饰协会等民间组织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多方参与的非遗保护良好发展格局。
谷陇“九·二七”芦笙会 梁文 摄
打好多头并进“宣传牌”,展现黄平民族风情韵味。坚持活态传承与静态展示并举,发挥群众“生力军”力量。每年三月芦笙会、“四月八”苗族祭牛节、谷陇九月芦笙会等传统民族民间集会日及春节、国庆、端午等节假日,积极组织各类各级传承人到新州、旧州、飞云崖、谷陇等地开展银饰、泥哨、蜡染、苗绣等非遗项目展示展演。近几年来,组织举办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达50余场次,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次。另外,还组织传承人到贵州贞丰、湖南凤凰、剑河县参加“二月二”苗族走亲节活动、第七届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苗族百村村歌唱大赛等活动,获盛装走秀大赛一等奖、男子组二等奖、女子组三等奖,苗族古歌一等奖、黄平苗族婚俗节日二等奖等佳绩。赴天柱、丹寨县参加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统戏剧展演活动,两年均获得好成绩。
亻革家人蜡染 廖文祥 摄
打好文化人才“培育牌”,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提供人才支撑。为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队伍,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近年来,黄平县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求,落实《黄平县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投入20万余元在谷陇镇苗岭社区、岩门司村等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移民安置点以及乡村旅游村寨等地举办民族歌舞培训班和苗族泥哨培训班,受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并投入10万余元,在黄平县城举办苗族古歌培训班20期,受益人数达3000余人次。同时有序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支持鼓励各类中小学开设非遗项目泥哨、苗绣、蜡染等课程并组建社团,申报省级课题立项2个、州级1个,非遗传承人深入10余所学校现场指导教学,受益学生达3千余人次,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
黄平泥哨进校园 陈孝新 摄
黄平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19项,州级21项,县级19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10人,州级3人,县级625人,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个,县级非遗工坊3个,州级非遗保护传承教育示范基地7个,州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州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11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成功创建,标志着保护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今后,黄平县将把保护区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有序结合,不断深化非遗整体性保护,持续推进非遗活态传承,精心打造非遗文创品牌,推动“非遗+”深度融合发展,更好地促进黄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飞云崖“四月八”祭牛节 王永龙 摄
END
作者 | 李云云
编辑 | 潘虹
网络编辑 | 杨玲惠
编审 | 杨忠
核发 | 赵军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m
✩✩✩✩✩
得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