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一直以来,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坚持生态补偿与发展特色产业并举,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生态牌”、走出“特色路”,实现生态发展与保护双赢。截至目前,宁洱县森林面积达428.1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7.86%,活立木蓄积量为2675万立方米。
落实补偿政策,提升幸福惠民生。工作推进中,宁洱县全面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草)、生态公益林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停伐保护等各项生态补偿惠民政策,让群众真正受益和增收。发放公益林天然林停伐工资。2022年,宁洱县共设708个公益林、天然林停伐岗,聘用护林员714个,共发放管护劳务费847.3万元。发放生态护林员工资。选聘387名脱贫户转为生态护林员,通过巡山护林,每人每年可获得劳务报酬8000元。发放生态补偿费用。积极落实公益林补偿资金,审核兑付国家级、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和天然林停伐保护资金1205.11万元。
挖掘绿色产业,拓宽富民之路。夯实林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现代林产业发展。2022年,宁洱县生产胶合板9.95万立方米,纤维板10.49万立方米,细木工板0.32万立方米,刨花板13.37万立方米,松香17284吨,松节油2734吨,树脂4618吨,实现林产工业总产值94412万元,林业总产值达511254万元。发展经济林果产业。精心编制发展规划,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同时,用好宝武援建资金,以“理论+实地操作”培训方式对林农开展澳洲坚果种植管理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12期1004人。推动林业碳汇。在中国宝武、上海环交所、云南林规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建立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2年成功落地首笔1200万元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
筑牢“绿色家底”,提升群众幸福感。宁洱县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守好“绿色宝库”,提质量增体量,筑牢“绿色家底”,全县完成营造林16万亩,退耕还林还草8.01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3000亩,每年义务植树30万株,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4个,省级森林乡村1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面实施林长制,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2022年,森林督查违法图斑同比下降37%,开展6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走实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普洱日报 通讯员:刘海燕 编辑:罗元境)